宜春学院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作者:文章来源:宜春学院师范教育学院发布时间:2021-11-03

宜学院教字〔2017〕64号

 

实习(见习、实训等)环节总体质量标准

1.实习(见习、实训等)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见习、实训等)要有利于学生巩固和验证所学理论知识,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实验基本技能,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治学作风。

2.教务处负责全校实习教学宏观管理,制定实习教学的相关规章制度;审核各学院实习计划,提出指导性意见,并组织、监督检查实习教学工作,协调处理实习(见习、实训等)中的重要问题

3. 教学院成立学生生实习领导小组,由院领导、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指导教师等人员组成,负责本单位学生实习教学工作。包括:实习教学大纲和实习计划的制订、实习基地的确定、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派、实习动员工作的开展、实习成绩的评定及实习总结工作等。

4.实习大纲的制订应包括实践教学的目标与任务、教学组织、实践教学地点、实践考核的方式与评分办法等,具体参照附件1:×××实践教学大纲

5. 教学院选择、联系实习基地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就近选择,相对稳定,能满足实习大纲的要求;二是选择生产较正常、技术管理较先进、对学生实习较重视的场所,且便于安排师生食宿;三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并加强建设。

6.教学院选派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其师生比一般不超过1:25。带队教师应由教学经验丰富、对生产较熟悉、有一定组织领导能力的讲师及以上职称教师担任。对于初次承担指导学生实习任务的教师,应指定专人进行帮助。指导老师要调动学生验证、探究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保质保量完成实习教学。

7.学生应按照实习教学大纲、实习计划的要求和规定,听从学校和实习单位安排和指导,认真完成实习任务,做好实习笔记,并结合自己的体会撰写、提交实习报告。在实习过程中尊重实习单位领导和职工,虚心向他们学习,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往返实习地点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严格遵守国家法律,遵守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安全制度、操作规程、保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等。

8.实习考核采用目标考核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学院可根据学生技能操作、实习成果、实习日记、实习作业、实习报告、实习表现及实习单位的鉴定或证明等,在实习结束后两周内,也可采用口试、笔试或小型答辩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实习成绩“优秀(90-100份)”等级的评定比例不超过本专业实习生总数的25%

实习成绩按百分制或等级制记分,成绩参考下列意见评定:

190-100(优秀):达到实习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总结,并能运用所学理论对某些问题加以分析;考核时能准确回答问题,并有某些独到见解。实习中无违法乱纪行为。

280-90分(良好):达到实习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总结,考核时能较准确回答问题;实习中无违法乱纪行为。

370-80分(中等):达到实习计划中规定的主要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比较全面总结,考核时能正确回答主要问题。实习中无违法乱纪行为。

460-70分(及格):达到实习计划中规定的基本要求,能够完成实习报告,内容基本正确,但不够系统完整,考核时能基本回答主要问题,但有少数错误;实习中无违法乱纪行为。

60分以下(不及格):未达到实习计划中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实习报告马虎或内容有明显错误;考核时不能回答主要问题,或有原则性错误。实习不及格者,须重新实习,经费自理。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其实习成绩可直接记不及格:

1)未参加实习或实习缺勤时间超过规定实习时间的三分之一及以上者;

2)实习总结报告、实习单位出具的实习鉴定、实习日记和学校规定的其他实习材料经查实有弄虚作假(包括网上下载或抄袭)行为或有任何一项缺失者;

3)实习期间违反学校实习纪律、实习单位工作纪律或工作不负责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者;

4)实习期间违纪违法并受到司法机关追究责任者。

 

毕业实习质量标准

毕业实习是人才培养方案中十分重要的、具有专业特点的综合实践性课程,是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创新与创业意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1.师范类专业教育实习的任务、内容及要求教育实习师范专业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教育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使学生熟悉和了解中小学校、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增强对基础教育事业的适应性和从事教育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与使命感,为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打下坚实基础。

1)教育实习主要有教学工作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和教育调查与研究三项任务。各项任务的主要内容及具体要求(见附件二)。

2)师范类专业教育实习原则上安排在第六或第七学期,为期一学期(不少于 18 周),主要采用集中实习(包括顶岗支教实习等)的方式。

3)教育实习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见习 2 周,实习生以听课见习为主;第二阶段 14 周,全面开展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实习;第三阶段 2 周,开展实习总结及完成教育调研报告。

4)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给实习生评定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成绩;教育研究与调查成绩由教学学院各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教师评定成绩。

2.非师范专业的毕业实习主要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内容参照教育实习的三个阶段进行实施。

3.毕业实习工作程序

1)拟订毕业实习大纲。教学计划规定开设的实习均应有实习教学大纲。《专业毕业实习大纲》的内容应包括:实习性质、目的和任务、内容和要求、实习程序、时间安排、组织形式、学生实习报告的内容与要求、指定参考资料、成绩考核及评分办法等。

2)制定毕业实习工作计划。根据毕业实习大纲编制《专业毕业实习工作计划》。有多个师范类专业的教学院,可根据本办法的相关内容要求以及学校有关教育实习工作安排,由教务处统一编制《师范类专业毕业实习工作计划》。非师范类专业应按专业单独编制《专业毕业实习工作计划》。《专业毕业实习工作计划》的内容应包括:组织领导、实习目的和要求、实习内容、实习单位、起止时间、实习地点、实习形式、年级专业、指导小组、指导教师、实习程序安排、经费预算等。

4.确定实习指导教师

1)毕业实习实行双导师制,教育实习校内指导老师在各教学院推荐的基础上由教务处统一调配,其他专业实习的校内指导老师由各教学院安排,校外指导老师由各实习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2)校内指导教师条件:具有中级职称以上,教学经验丰富、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熟悉、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教师。师范类专业教育实习指导教师,以各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教师为主。

5.实习单位选择原则:

1)实习单位的规模、设施等条件能基本满足实习大纲的教学要求;

2)就地就近,相对稳定;

3)实习单位重视学生实习工作并在需要时能安排师生食宿。

6.毕业实习动员。实习动员工作,由教学院领导主持,于实习前进行。组织师生学习毕业实习教学大纲,按毕业实习教学大纲的要求,指导教师编写实习教学日历,落实实习计划;还要向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安全教育及保密教育等。

7.实习过程管理。学校通过“校友邦”大学生实习实训平台对毕业实习的过程进行管理,学生需通过平台提交毕业实习的过程材料(包括实习周志、实习报告等),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至少提交12实习周志,指导老师按时对学生提交的过程材料进行审阅,并适时提出指导性的意见。

实习期间,各教学学院应派专人到各实习点进行巡视,及时掌握实习情况,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实习任务。实习开始后的一周内将巡视安排表交学校教务处。对采用分散实习的专业,教学学院要主动与实习接受单位联系,了解学生实习情况。

 

课程设计质量标准

  一、课程设计选题要求

1.课程设计选题要严格按照实践教学计划的要求进行。

2.课程设计选题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同时,深度、广度和难易度要适当。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优先选择与生产、科研等密切相关,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题目。

4.每门课的课程设计,可选用多个题目,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品质和创新能力。

  二、对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的要求

1.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应由教风严谨、学术业务水平较高、责任心强,并具有主讲教师资格的教师担任。

2.在校外进行的课程设计,在本专业指导教师力量不足或设计内容需要时,可聘请所在单位相当于助教职称以上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须有学校本专业的教师参加指导,以便掌握教学要求和课程设计进度,保证课程设计质量。

3.每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不应超过25人。

4.每位学生都必须有确定的指导教师对其课程设计全面负责。指导教师必须熟悉所指导的课程设计内容和设计资料,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对初次担任指导工作的青年教师,要指派有经验的教师帮助指导。

5.严格要求学生,要使其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课程设计教学自始至终要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在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要保证每天指导学生,检查学生课程设计工作的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督促和检查课程设计工作的进度和质量。指导教师出差,必须由系(教研室)主任安排其它指导教师。

6.对学生要严格考勤。课程设计期间学生应遵守作息时间和学校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对在课程设计期间违反纪律或课程设计不努力的学生,应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直至取消课程设计资格。

7.课程设计结束后,指导教师要认真审核学生课程设计的全部材料,写出评语,并评定成绩,必要时可要求学生进行答辩。

8.为使系(教研室)掌握学生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总体情况,指导教师在课程设计结束后,要认真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并将整理好的课程设计有关资料(课程设计大纲、指导书、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学生课程设计原件、指导教师在课程设计中的检查考核情况记录等资料)保存到资料室,保存期限为学生毕业后不少于5年。单列的课程设计,在设计结束后7天内,在网上提交成绩并报送成绩报告单。

9.指导教师未履行指导责任的,不得计算指导工作量,并按《宜春学院教学事故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三、对课程设计学生的要求

1.学生必须按照课程设计大纲和课程设计指导书的要求,按时、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对于抄袭或照搬他人课程设计的学生,将按考试作弊论处。

2.虚心接受教师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

3.严格遵守纪律,确保课程设计时间。设计期间一般不准请假,凡随机抽查三次不到者,评定成绩降低一级;累计缺勤时间达到或超过全过程的1/5者,取消做课程设计资格,按“缺考”处理。

4.节约材料,爱护仪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

5.定期打扫设计室卫生,保持良好的设计工作环境。

6.按要求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装订成册。可附图纸或附件。

7.课程设计结束后,要将课程设计成果、有关资料及时交给指导教师收存,学生不得擅自带离学校。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标准

  一、对教学院管理工作的要求

1.教学院应提前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总体方案,合理按安排指导老师,并对指导老师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提前做好答辩工作安排;认真做好工作总结等工作。

2.教学院应积极开展对选题、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答辩、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等重要环节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工作。

3.各教学院应注重毕业设计(论文)档案的管理,及时将工作方案、答辩安排、选题汇总表、成绩单、工作总结等材料编制成册,并专门存放,妥善保管,存放期限一般为十年。

  二、对指导老师的要求

1、指导教师一般由校内外有科研背景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以校内指导教师为主。助教不能单独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各系可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协助指导教师工作。

2.为保证指导教师的指导质量,文科类指导老师指导学生不多于10人,理科类指导老师指导学生人数不多于8人。

3.指导老师应按时做好被指导学生的选题和开题工作。

4.指导老师必须保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每半个月至少对学生进行一次指导,在毕业设计(论文)定稿之前至少形成三份过程稿件。

  三、选题要求

选题要契合学校的办学定位,能充分彰显专业的培养要求和培养特色;注重于行业企业等社会需求的呼应,强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理论联系实际。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篇完整的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有题目、摘要及关键词、目录、引言(前言)、正文、结论、谢辞、参考文献、附录等几部分构成。要求理工科专业不少于4000字,文科专业不少于6000字。

(一)毕业设计说明书撰写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1.题目

设计课题名称,要求简洁、确切、鲜明。

2.中外文摘要及关键词

应扼要叙述本设计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简练,中文摘要约300字左右,外文摘要约250个实词左右,关键词3-5个。

3.目录

主要内容的目录。

4.前言

应说明本设计的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5.正文

1)设计方案论证:应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应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还应阐述所采用方案的特点(如采用了何种新技术、新措施、提高了什么性能等)。

2)设计及计算部分:这是设计说明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详细写明设计结果及计算结果。

3)样机或试件的各种实验及测试情况:包括实验方法、线路及数据处理等。

4)方案的校验:说明所设计的系统是否满足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校验的方法可以是理论分析(即反推算),包括系统分析,也可以是实验测试及计算机的上机运算等。

6.结论

概括说明本设计的情况和价值 ,分析其优点、特色,有何创新,性能达到何水平,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方向。

7.谢辞

简述自己通过本设计的体会,并对指导老师和协助完成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8.参考文献

应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9.附录

将各种篇幅较大的图纸、数据表格、计算机程序等作为附录附于说明书之后

(二)毕业论文撰写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1.题目

题目应该简短、明确,要有概括性,让人看后能大致了解文章的确切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题目的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

2.中外文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也称内容提要,应当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应反映整个论文的精华;中文摘要约300字左右为宜,同时要求写出250个实词左右的外文摘要;关键词3-5个;摘要应写得扼要、准确,一般在毕业论文全文完成后再写摘要。在写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达,每项内容均不宜展开论证。

2)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

3)成果和结论性意见是摘要的重点内容,在文字上用量较多,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4)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雷同。

5)既要写得简短扼要,又要行文活泼,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写得有文采,以唤起读者对全文的阅读的兴趣。

3.目录(必要时)

论文编写完成后,为了醒目和便于读者阅读,可为论文编写一个目录;目录可分章节,每一章节之后应编写页码。

4.前言

前言是全篇论文的开场白,它包括:

1)选题的缘由。

2)对本课题已有研究情况的评述。

3)说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采用的手段、方法。

4)概括成果及意义。

作为摘要和前言,虽然所定的内容大体相同,但仍有很大的区别。区别主要在于:摘要一般要写得高度概括、简略,前言则可以稍微具体些;摘要的某些内容,如结论意见,可以作为笼统的表达,而前言中所有的内容则必须明确表达;摘要不写选题的缘由,前言则明确反映;在文字量上前言一般多于摘要。

5.正文

正文是作者对自己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它占全文的较多篇幅。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结果和意义的阐明;理论论证,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等等。根据课题的性质,论文正文允许包括上述部分内容。正文的写作要求:

1)理论分析部分应写明所作的假设及其合理性,所用的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实验方法等哪些是别人用过的,哪些是自己改进的,哪些是自己创造的,以便指导教师审查和纠正。这部分所占篇幅不宜过多,应以简练、明了的文字概略表达。

2)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手段分别用以下几种方法说明:

a.用实验方法研究课题,应具体说明实验用的装置、仪器、原材料的性能是否标准,并应对所有装置、仪器、原材料做出检验和标定。对实验的过程或操作方法,力求叙述得简明扼要,对人所共知的或细节性的内容不必详述。

b.用理论推导的手段和方法达到研究目的的,这方面内容一定要精心组织,做到概念准确,判断推理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习惯与程序。换言之,要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以论点为中枢,组织成完整而严谨的内容整体。

c.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达到研究目的的,调查目标、对象、范围、时间、地点、调查的过程和方法等,这些内容与研究的最终结果有关系,但不是结果本身,所以,一定要简述。但对调查所提供的样本、数据、新的发现等则应详细说明,这是结论产生的依据。若写得抽象、简单、结论就立之不牢,分析就难以置信,写作中应特别予以重视。

3)结果与讨论是全文的心脏,一般要占较多篇幅,在写作时,应对研究成果精心筛选,把那些必要而充分的数据、现象、样品、认识等挑选出来,写进去,作为分析的依据,应尽量避免事无巨细,把所得的结果和盘托出。在对结果作定性和定量分析时,应说明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误差分析,说明现象出现的条件及其可观性,交代理论推导中认识的由来和发展,以便别人以此为依据进行核实验证,对结果进行分析后所得的结论和推论,也应说明其使用的条件与范围。恰当运用表和图作结果与分析,是科技论文通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6.结论

结论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以及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它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和主张,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价值的体现。一般写得概括、篇幅较短。撰写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结果要简单、明确,在措辞上应严密,容易被人领会。

2)结果应反映个人的研究工作,属于前人和他人已有过的结论可不提。

3)要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研究的成果,切忌言过其实,在无充分把握时,应留有余地。因为对科学问题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7.注释

如有引用他人成果的,一定要有注释。不管在论文的哪一部分,采用到前人的观点、方法、结论、成果时,都必须注明其来源。如不这样做,就有抄袭、剽窃、侵权之嫌。

8.参考文献与附录

参考文献与附录是毕业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及可靠程度。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也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引用参考文献时,必须注意写法的规范性。

此外,有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论文的附录中,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等。

如果论文中引用的符号较多,为了节省论文的篇幅,并且便于读者查对,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名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9.谢辞

谢辞是在论文的结尾处,以简短文字,对课题研究与写作过程中曾给予支持的人员,如指导老师及其他的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

  五、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要求使用统一的封面格式,计量单位以国际单位制造(SI)为基础;注释用页末注,即把注文放在加注处一页的下端;公式、图表应按顺序编号,并与正文对应。

2.图纸尺寸按国家标准,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用工程字书写,图表须按规定要求或工程要求绘制。

3.参考文献以引用先后顺序编号(注于正文相应处),必须引用直接阅读的原文文献,已录用待发表的文章需引用时,必须注明刊物名称。请在文献题目后给出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期刊[J]、标准[S]、专利[P]

①科技书籍和专著:编著者.译者.书名[M](文集用[C]).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②科技论文: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页码.

作者.篇名  x  x单位博(硕)士论文,年.

  六、毕业设计(论文)独立编制成册要求:

内容包括:

1.封面(按学校统一格式)

2.目录

3.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4.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5.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

6.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7.评阅人评审表

8.答辩记录表

9.成绩单

10.毕业设计说明书或论文:题目、中文摘要及关键词、外文摘要及关键词、目录(必要时)、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与附录、谢辞

11.外文资料译文

12.外文资料原文

13.查重报告

14.三份设计说明书或者论文正文的修改过程稿件(2018届开始)

15.毕业设计成果其他资料(如图片、影响资料等)

  七、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审标准


  各教学单位可结合本专业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

  八、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审标准




  各教学单位可结合本专业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

  九、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审标准

  

  各教学单位可结合本专业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评估及建设标准

 


说明:

1.评价指标划分为A、B、C、D四档,表中只给出A、C的标准,低于A高于C为B,低于C为D。

2.每项得分=分值*等级系数(等级系数: A=1.0;  B=0.75; C=0.5; D=0.25)。

3.评分等级:85-100分为优秀;75-84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低于60分为不合格。

4.评价总分等于每项得分之和。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档案建设标准

教学院应对每个实践教学基地建立纸质档案(档案袋由教务处统一提供),并根据每年利用基地开展实践教学的情况对档案进行不断的完善,档案内容包括:

1)实践基地介绍材料:含实践基地简介,资质证明,基地负责人介绍,共建协议,基地的规章制度、师资状况(人数、学历、职称等),实习、实训项目,适合专业等。

2)校外实践基地运行情况:含每年进入基地实践的专业名单、学生名单、指导教师名单,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活动记录(文字、照片、视频材料),学生的实践报告及实践成果,实践基地对学生实践情况的反馈记录等。

3)校外实践基地依托单位录用我校毕业生情况。

4)其他相关材料。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